首页 资讯 正文

绵阳平武:交通“流量”变旅游“增量”

体育正文 184 0

绵阳平武:交通“流量”变旅游“增量”

绵阳平武:交通“流量”变旅游“增量”

中新网四川新闻7月2日电(rìdiàn) (任露潇 胡宇)从“深山故宫”报恩寺的古建神韵(shényùn),到王朗秘境的熊猫踪迹(zōngjì);从白马山寨的民俗风情,到虎牙峡谷的杜鹃花海......九绵高速如同一把金钥匙,打开了绵阳市平武(píngwǔ)县文旅资源的“宝库”。今年清明、“五一”、端午三个假期,平武县(píngwǔxiàn)接待(jiēdài)游客53.16万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3427.11万元,亮眼的数据见证了平武“因路而兴”的蝶变。 这条(tiáo)连接成都平原(chéngdūpíngyuán)与大九寨景区的交通动脉(dòngmài),全线通车后将成都至九寨沟车程缩短至4小时,也(yě)串联起平武境内绝美的自然风光和多彩的人文风情,让昔日“藏在深闺”的蜀道秘境平武县,一跃成为川西北文旅新热点。 古建焕新:报恩寺激活“文物+文旅(wénlǚ)”新生态 平武(píngwǔ)报恩寺(bàoēnsì),被誉为(bèiyùwéi)“深山故宫”,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、国家4A级旅游景区。九绵高速通车后,报恩寺正成为当地文旅融合的强力引擎。 自今年春节起,报恩寺便推出了全息投影(tóuyǐng)壁画、AI互动经藏(jīngcáng)等沉浸式体验,让古建筑焕发新生机。今年“五一”期间,平武创新推出“中医药+文旅”主题活动,游客在欣赏明代古建筑艺术的(de)同时,可参与制作香囊、品尝天麻鸡汤药膳(yàoshàn)、体验推拿艾灸和学习急救技能。活动吸引(xīyǐn)大量游客,养生茶(yǎngshēngchá)饮与药膳摊位前排起长队,中医文化猜谜长廊与八段锦表演尤其受到年轻游客青睐。寺前(sìqián)广场定期推出“报恩情韵”民俗文化表演,藏羌姑娘的彩衣随古老鼓点旋转(xuánzhuǎn),将多民族交融的史诗化作流动的画卷(huàjuàn)。此外,每到大型节假日,寺前广场搭设文化集市里,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、非遗手作、非遗美食等引得游客纷纷(fēnfēn)购买。 “国潮(guócháo)养生”体验活动。 平武县委宣传部供图 随着国产3A游戏《黑神话悟空》带火报恩寺(bàoēnsì),董宇辉“与辉(yǔhuī)同行·阅山河”直播走进报恩寺,平武借势营销,让关注度和游客量迅速(xùnsù)攀升,文旅融合的聚集效应正在显现。 “报恩寺是平武文旅的核心引擎,我们正围绕它打造(dǎzào)县城旅游新业态。”平武县(píngwǔxiàn)相关负责人表示,目前,报恩寺综合保护利用(lìyòng)项目已入选国家项目储备库,龙安镇古建筑群连片区域入选四川省2023年度文化遗产(wénhuàyíchǎn)保护利用“双试点”特色区域试点项目。通过实施文旅补短(bǔduǎn)“十个一”行动,平武包装了县城文旅基础设施补短项目10个,总投资5.28亿元,建成消费新场景5个,以(yǐ)解决承载力问题。 清凉版图:高速贯通引爆(yǐnbào)避暑民宿热 “20℃的(de)夏天,平武欢迎您!”简洁的宣传语,道破(dàopò)了平武得天独厚的康养避暑优势。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的平武,凭借(píngjiè)14.9℃的年均温和夏季凉爽的气候,成为川内避暑胜地,九绵高速的贯通,使这一优势充分(chōngfèn)释放。 截至目前,已建成5大森林康养民宿(mínsù)集群产业带、精品民宿93家。节假日民宿入住率(rùzhùlǜ)持续攀升,高村(cūn)精品民宿集群尤为火爆。“以前交通不便,客人想来住一晚都觉得麻烦,现在下了九绵高速半小时就到,周末房间供不应求。”高村乡花间·伴山民宿主人感慨道(dào)。 雪山(xuěshān)下的高山杜鹃花海。胡宇 摄 交通改善也让平武的生态旅游资源热度激增。今年5月,虎牙土地梁雪山下的杜鹃花海(hǎi)视频走红网络,与(yǔ)壮丽的大龙口瀑布共同吸引游客2万余人次。大桥镇大安村的万亩珙桐花、药(yào)丛山的云海日出、露营观星与“云端公路”平徐路串联成线(chéngxiàn),形成热门“一站式”打卡体验链,带动周边民宿与帐篷(zhàngpéng)营地预订火爆。 同时,为扩大市场影响力,近几年,平武组织(zǔzhī)本土企业前往浙江(zhèjiāng)、重庆、成都等地开展“野菜季”“康养避暑季”等“熊猫走天下·生态进万家”系列活动200余场次,生态产品销售额(xiāoshòué)近3亿元。 当前,平武正以九绵高速为(wèi)轴线,构建“康养避暑+生态观光+乡村旅游”的全产业链体系,完善“快旅慢游”交通网络,提升(tíshēng)旅游住宿品质,将生态优势(yōushì)转化(zhuǎnhuà)为产业优势,让“绿水青山”真正变成“金山银山”。  自然教育:生态(shēngtài)价值转化的平武路径 拥有丰富(fēngfù)生态资源的平武,在自然教育(jiàoyù)领域走在全国前列。去年,《平武县自然教育总体规划》作为全国首个(shǒugè)县级自然教育总规通过评审,明确了未来7年的发展蓝图。在中国自然教育大会上,平武的经验分享也获得(huòdé)关注。 九绵高速通车为平武自然(zìrán)教育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。目前,平武已开发王朗观察感受、游憩(yóuqì)体验(tǐyàn)、研学探究等16条自然教育线路、18个主题课程,以及老河沟、木皮区域等10余条生态体验线路,打造野生动植物科考、自然观察等项目(xiàngmù)40余个,提供(tígōng)自然教育服务超1000场次,成功创建3个国家级、省级自然教育基地。 夏日王朗风光。 胡宇 摄(shè) 去年底,九绵高速王朗互通建成通车后,大熊猫国家公园王朗片区成为热门打卡地,访客可观赏(guānshǎng)雪后林海、参与(cānyù)研学、寻找野生(yěshēng)大熊猫踪迹,并通过“给原始森林做体检”主题线路学习生态保护知识。 平武的自然教育发展,是探索“生态产业化、产业生态化”的有效路径。通过将生态资源转化(zhuǎnhuà)为教育资源(jiàoyùzīyuán),平武开创了“自然保护+科普教育+旅游体验(tǐyàn)”的融合发展模式,让(ràng)游客在亲近自然的同时,增强生态保护意识,实现生态价值的多元转化。 依托九绵(jiǔmián)高速这条交通轴线,目前平武正加速构建“康养避暑+生态观光+乡村旅游(lǚyóu)”的全(quán)产业链体系(tǐxì),完善“快旅慢游”网络,提升旅游品质,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、报恩寺活化利用等重大项目,朝着建设“大九寨世界旅游目的地(mùdìdì)”的目标迈进,让“诗与远方”真正成为富民强县的绿色引擎。(完)
绵阳平武:交通“流量”变旅游“增量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